學名
Satyrichthys rieffeli  
發音 
Satyrichthys rieffeli瑞氏紅魴鮄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Kaup, 1859) 棲息深度 65 - 600公尺
中文名 瑞氏紅魴鮄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黃魴鮄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311 Peristedi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瑞氏紅魴鮄 
最大體長 28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平面黃魴鮄、雞角、角仔魚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南部、東北部 
棲息環境 深海、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中國 
同種異名 Gargariscus prionocephalus, Heminodus japonicus, Paraheminodus murrayi, Peristethus rieffeli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base(2006);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  Kaup, J. J. 1859 Talwar, P.K. etc. 1978 Yamada, U. etc. 1983 Masuda, H., K. Amaoka, C. Araga, T. Uyeno, etc. 1984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56246 ASIZP0058835 ASIZP0058972 ASIZP0059452 ASIZP0063086 ASIZP0065956 ASIZP0066229 ASIZP0073858 ASIZP0074022 ASIZP0074573 ASIZP0080677 ASIZP0080679 ASIZP0700065 ASIZP0800653 ASIZP0800959 ASIZP0805869 ASIZP0806433 ASIZP0910653 ASIZP0910959 ASIZP0915869 ASIZP0916354 ASIZP0916433 FRIP00837 FRIP00982 FRIP00983 NMMBP06315 NMMBP06316 NMMBP06317 NMMSTP00596 NMMSTP01654 NTMP0584 NTMP0674 NTMP0713 NTMP1169 NTMP1213 NTOUP200802-119 NTUM05141 ...列出全部45筆... 
典藏基因2008-03-25,Kui-Ching Hsu,CO1,100%
英文俗名 Spotted armoured-gurnard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稍側扁;頭部扁平,邊緣接近平直,由上往下看近三角形。當鰓蓋閉合時,兩吻突幾近平行,比眼徑長,超過左右吻突的基底距離長的兩倍。上下兩頜皆無齒。下頜具三或四對(普通為四對)觸鬚,最長的一對延伸至眼睛的前緣。前額中央部位具一三角狀的小棘;眶後骨棘尖銳且堅硬,但隨著成長會逐漸圓鈍;前鰓蓋棘銳利且硬,比鰓蓋棘長;兩個鰓蓋棘,1個非常弱小,幾乎消失,另一個則尖銳且大。肛門前方有兩對腹板。體被骨板狀鱗,側線鱗數31-33。背鰭連續,VI-VII硬棘,15-18鰭條,硬棘部與鰭條部之間有一凹刻;臀鰭軟條15-17;胸鰭基窄,後緣寬,下方具有2個游離鰭條。體黃褐色,頭側、背側及背鰭均具褐色斑點。有些學者將本種魚列入黃魴鮄科(Peristedidae)。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砂泥底水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臺灣、日本、東海、南中國海、阿拉弗拉海、德貝 (澳洲)等。臺灣分布於東北部、南部及西南部海域等。 

漁業利用

一般以拖網漁船捕獲較多,因身上附骨板,適合煮湯,多與豆醬同煮;或充作下雜魚、魚粉等用途。全年均可捕獲。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